|
|
台北101觀景台 |
 |
景點介紹
|
世界最高的大樓TAIPEI 101已成為台北觀光新景點。為帶給國內外觀光客更多元的觀景環境,TAIPEI 101也於日前正式開放91樓戶外觀景台,提供民眾另一個直接與藍天白雲接觸的休閑好去處,體驗室內、外截然不同的觀景感受!
登上世界最高的建築物,那種興奮和感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。不管是遠眺大直的摩天輪,或是就在街角的信義商圈,車輛化作一個個閃亮的光點,和天上繁星相輝映,美的如詩如畫 |
開放時間 |
週一~週日 10:00-22:00 |
票價 |
全票 NT$350 優惠票 NT$320 團體票 NT$300
※91樓戶外觀景台另加NT$100
(需先購買89樓室內觀景台入場券,不得單獨購買)
售票處及電梯入口:101購物中心5樓 |
聯絡資訊 |
地址:台北市信義路5段7號台北101大樓89樓 |
|
 |
|
|
|
美麗華百樂園 |
 |
景點介紹
|
位於基隆河截彎取直的大彎北段新生地,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,每個角落都充滿綠意。全世界第二大的摩天輪就位於頂樓,充滿童趣的旋轉木馬就佇立在旁。流水從中央挑空走道一洩而下,帶來新奇的視覺享受。
|
開放時間 |
百貨部門 週一(Mon)~週日(Sun) 11:00-22:00
餐廳、摩天輪及旋轉木馬 週一(Mon)~週日(Sun) 11:00-24:00 |
聯絡資訊 |
地址:台北市敬業三路20號
洽詢專線:886-2-2175-3456 |
|
 |
|
|
|
陽明山溫泉 |
 |
景點介紹
|
散佈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之特別景觀區(如:頂北投、小油坑、鼎筆橋)、一般管制區(如:湖山、中山樓)、遊憩區(如:陽明山、小隱潭、冷水坑)。以一般浴室、溫泉餐廳附設浴室為主,目前約有29家業者。小隱潭、陽明山、竹子湖、小油坑、大油坑、中山樓、七股之泉質屬酸性硫酸鹽泉,PH值2~3,水溫約50~90℃。頂北投、鼎筆橋、湖山、冷水坑之泉質屬碳酸鹽泉,PH值6~7,水溫約45~60℃。為自然溫泉或人工溫泉。位於磺溪上游、紗帽山西側之六窟溫泉,開發超過200年以上歷史,由於居民自行搭蓋簡陋浴室隔成六個房間而得名。龍鳳溫泉又名「羅漢窟溫泉」,泉水源頭來自磺溪,有市府所設免費公共浴池可供民眾洗浴。鳳凰溫泉又稱「媽祖窟溫泉」,水質特殊屬中性碳酸鹽泉,又名鐵泉,日據時代以「鐵之湯」聞名。本區除蘊藏豐富溫泉並有陽明公園、竹子湖、林語堂故居、陽明書屋等多處勝景遊覽。 |
交通資訊 |
臺北車站公車:
230、260、303、109、110、111、小9→陽明山站下車(山區路段隨招隨停)
臺北市公保大樓臺北(台汽往金山方向)→陽明山站下車 |
|
 |
|
|
|
自來水園區 |
 |
景點介紹
|
自來水園區是一座綜合親山親水、健行、賞花、參觀古蹟的多元遊憩景點,適合全家共同前往休閒娛樂,該園區位於中正區思源街一號,搭乘新店線捷運,無論由公館站一號或四號出口,均能於7分鐘之內到達,交通十分便利,目前園區開放面積達十七公頃,計有【自來水博物館】、【管材展示區】、【觀音山景觀步道】、【管材雕塑區】、【水源地苗圃】、【噴泉庭園】、【水資源教育館】、【水鄉庭園】、【親水體驗教育區】等多項特色不同的主題區,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。 |
開放時間 |
自來水園區:
夏日期間(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)自上午9點開放至晚上10點(售票至8點)
非夏日期間自上午9點開放至晚上6點(售票至5點)
每週一休園、週一適逢連續假日則照常營業。逢週一休園、專供新人拍婚紗照。
親水體驗教育區:自上午6點開放至晚上11點;每年夏季(6月1日至9月30日)週一照常營業;非夏季則逢週一休館。 |
聯絡資訊 |
自來水園區:(02)8369-5145、(02)8369-5096
親水體驗教育區:(02)2367-7556 |
|
 |
|
|
|
木柵動物園 |
 |
景點介紹
|
木柵動物園是亞洲最大的動物園,民國75年10月31日正式開放,佔地182公頃,園內包括兩棲爬蟲動物館、台灣鄉土動物區、亞洲熱帶雨林區、沙漠動物區、澳洲動物區、非洲動物區、溫帶動物區、鳥園區、可愛動物區、蝴蝶公園、教育中心、夜行動物館、無尾熊館、企鵝館、昆蟲館、植物觀察區等,一般生活中不易見到的動物,在這裡都可以親眼看見,並經由專業詳細的解說,能更進一步瞭解動物們的生活環境與習性,具有教育、保育研究及休閒娛樂的意義。本園除了動物展示區外,另有野餐區、野外動物植物觀察區、青少年體能鍛練場,讓您在觀賞動物之餘,也能享受登山健行、欣賞自然風光,是一座多元化的博物館。 |
開放時間 |
全年開放園區 :09:00~17:00(16點停止入園)
展示館:09:00~16:30(週一室內展示館公休)
教育中心:上午9點至下午5點(下午4點30分停止入館) |
聯絡資訊 |
地址: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段30號
洽詢專線:(02)2938-2300*630 |
|
 |
|
|
|
七星山步道 |
 |
景點介紹
|
此條步道登山口位於「陽明山國家公園」遊客服務中心左側,步道舖設有完整的石階,方便遊客拾級而上,路旁還有詳細的解說牌,在享受登山樂趣、俯瞰山下美景的同時,還能對自然資源有更深刻的了解,生長於此處的樹種以原生紅楠為多,春季樹梢吐出紅嫩芽苞、夏季果實成熟灑滿整條步道,入口處還有大批的琉球松、黑松,為日據時代因日本裕仁皇太子新婚來臺,為慶賀所作的人造林,森林之中隨處可見赤腹松鼠的蹤跡,鳥類則以台灣小鶯、番鵑、繡眼畫眉為主,昆蟲方面林子裡多可見鹿角金龜、紋目蝶之類。沿著步道來到風光明媚的「夢幻湖」,湖泊面積不大,約為一個籃球場的寬度,近年來因水量不足,常呈現乾枯狀態,水中生態資源豐富如:稀有的台灣水韭、殼精草、七星鱧等,湖邊設有一座解說亭,在庭邊倚欄眺望,湖面美景盡收眼底。 |
交通資訊 |
搭260.230公車在陽明山終點站下車,由此走15分鐘,抵達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登山口,或搭臺汽臺北-金山於苗圃站下車;或自行開車前往國家公園第二停車場。
第二停車場109.111.110.小9.260.紅5 |
|
 |
|
|
|
台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 |
 |
景點介紹
|
木柵區的茶以「鐵觀音茶」最為著名。鐵觀音茶相傳是由篤信佛教的茶農所發現,因其信此茶為觀音佛祖所賜,且茶葉色深似鐵而得名。木柵鐵觀音的香氣和滋味極富變化,每個茶農的茶別具特色。觀光茶園位於指南里的坡地上,各茶園前皆有明顯的標示牌,茶農們有的還兼營茶藝館。「台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」內部規劃有展示室、教學區,介紹木柵鐵觀音的製造過程、沖泡方法,台灣特色茶的分布以及飲茶與保健等詳盡資料,且有真實的樣本展示。後方是水土保持戶外教室,種植了各式的茶樹和花木。展示中心除提供民眾免費參觀外,並不定期舉辦各類茶藝活動,對於想認識茶葉的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去處。 |
開放時間 |
週二(Tue)~週日(Sun) 9:00-17:00 |
聯絡資訊 |
地址:台北市指南路3段40巷8-2號
洽詢專線:886-2-2234-0568 |
|
 |
|
|
|
中正紀念堂 |
 |
景點介紹
|
為紀念先總統 蔣公,政府於民國65年籌建中正紀念堂,坐落於台北市中心,佔地25萬平方公尺,建築主體面積15,600平方公尺,堂高70公尺,堂體外觀覆以雪白色大理石,八角形的塔頂綴以寶藍琉璃瓦,堂前朱紅的如意花壇,三者象徵著自由、平等、博愛的神聖精神,兩側分別為廡殿頂的國家戲劇院與歇山頂的國家音樂廳,同為金黃色調、朱簷紅柱的中國傳統建築,中為瞻仰大道,南北有雲漢、光華兩座造景池,園區內曲徑、園埔營造出古意氛圍,堂內規劃有文物展示室、中正藝廊、電影室、懷恩藝廊、中正紀念圖書館、視聽中心與蔣公紀念室,多元化的功能性設計,使得建築與人文、科技作最完美的結合。 |
開放時間 |
平日09:00 - 17:00 |
聯絡資訊 |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
洽詢專線:(02)2343-1100 |
|
 |
|
|
|
台北國際藝術村 |
 |
景點介紹
|
昔時曾是臺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辦公大樓的台北國際藝術村,也曾短期作為台北捷運公司辦公室使用,閒置多年後,2001年10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予以重新規劃,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,參考紐約、巴黎、倫敦等國際都會的藝術村為例,融入台北獨特而具有活力的城市特色,轉化為台灣第一座國際藝術村,賦予新使命與面貌。2003年5月,文化局以公開評選的方式,尋求專業非政府組織機構負責藝術村的營運,自2004年10月起,台北國際藝術村委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,持續推動國內外藝術家進駐,以及將藝術文化引界進入台北市民的生活圈,而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將延續這套機制概念,以建構一個跨國、跨領域的人脈交流平台,致力於推動臺北市民的生活美學。 |
開放時間 |
平日09:00 - 17:00 |
聯絡資訊 |
地址: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(捷運板南線 善導寺站一號出口,警政署後方)
洽詢專線:(02)3393-7377 |
|
 |
|
|
|
關渡、金色水岸、八里左岸 |
 |
景點介紹
|
基隆河匯入淡水河之前,繞著社子島轉出一個美麗的弧彎,在其北岸與磺港溪以西地帶,保留了都會台北極其珍貴的稻香田園,連結起河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,讓人得以在很短的距離內隔絕塵囂嘈雜,單車踩踏其間,尤其能夠體會早年農村氛圍的素僕簡單、踏實自在。夕照裡堤道漫步,河風微微、鳥鳴吱吱,關渡自然保護區生機盎然中,獨有浪漫閒適的野趣滿點。 穿越關渡平原的腳踏車道,是全線非封閉性的路徑,西側端點為關渡宮,往東沿著關渡防潮堤至八仙福德祠,轉90度往北穿越關渡平原,直到北投中央北路捷運軌道南側,穿出去便是政戰學校西邊的稻香路。 無法自行攜帶單車的遊人,以關渡宮為起點較方便,一則靠近捷運站,再者可於該處租到腳踏車或雙人協力車。 關渡宮沿河堤段原有的攤販已完全撤離,改成好走的人行步道,跨越中港河小橋旁停泊的漁船也外移至淡水河邊,雖然少了扁舟停泊的漁港懷舊味,水域卻也另有清爽的風貌。 道路隨著防潮堤左彎,關渡宮在後方逐漸拉開距離,廟前的人聲雜沓也隨著眼前的綠意開展而消散遠颺。溼地一窪水塘前,三五釣客等候著好運上鉤,蘆葦叢搖曳的遠方,關渡自然中心美觀巍峨的建築靜靜矗立,2樓大片玻璃窗後,貼著高倍望遠鏡的賞鳥者身影,隱隱可見,幾座賞鳥小屋裡,想必也有排排坐的賞鳥客,舉著望遠鏡望向這端。 堤頂,散步與慢騎單車者相互禮讓地行進著,不時停下來,找尋堤外紅樹林底層泥灘地上的招潮蟹或彈塗魚,幸運的話,還會看到水筆仔垂直掉落,插入泥灘地「另起爐灶」的過程。倦鳥歸巢的黃昏時刻,一群群盤旋飛翔的白鷺鷥、小水鴨,輕盈地降落、隱匿於樹叢間,某些區段甚至傳來盈耳的鳥叫聲,樹叢裡的鳥類數量肯定相當可觀。 拐入北側賞鳥區,踩著環狀鋪設的枕木步道至賞鳥牆,各式常見鳥類的圖鑑標示清楚,有助於立即辨識,不受干擾的水鳥在牆外溼地,悠哉地覓食、休憩。北端涼亭是另一處賞鳥賞景之處,大屯山與山腳下的北投復興崗聚落,清晰入目,向晚時分,點點燈火亮起,夜景同樣迷人。 經過馬場,馬匹或在空地吃草、或在欄內探頭向外張望,吸引遊人停駐觀賞。北投焚化爐高聳地立在前方遠處,成為這一路上最明顯的視覺焦點。行至八仙福德祠,堤外漁船、快艇停泊簡易碼頭,芒花搖曳,在夕照下閃著金色剪影,不時疾馳水面的小艇,拉出一道光燦水痕,景緻美絕浪漫。聚落旁幾個拐彎繼續往東,續行八仙產業道路,即可抵達貴子坑溪(大排水圳),未來河堤上的腳踏車道完成,則成銜接的另一路徑。 沿著大排水圳兩側,地面均已劃上腳踏車道的標線,此去700公尺至大度路之間,路幅較窄,穿過孔道後,路幅變寬,視野更是無限開闊。兩側廣闊的稻田遍佈,插秧前的淺淺水面倒映天光雲影,插秧後綠油油地成片,彷彿可與青山相連,收割前則是金黃稻穗遍野,每個時節呈現不同的景象,都讓人心曠神怡。 稻田邊緣錯落著菜園,每到黃昏,農夫定時前來耕作,停在路邊的老式腳踏車、老農灑水除草的身影,與背後摩登樓房、奔馳而過的捷運班車,形成強烈的對比,此番農田耕作圖,在繁忙的城市邊緣出現,似幻還真,令人驚艷,都市裡緊繃的身心,也在此得到徹底的解放,周身舒坦。 |
|
 |
|
|